【編者按】由中鐵十五局電氣化公司參建的新大項目建筑工程(核心區)施工位于烏魯木齊市河馬泉新區新校區內,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機電安裝工程包含電氣、暖通、排水、消防工程。這是電氣化公司新大項目作為公司的重點項目,政府的頭號建筑任務,從公司到區域指揮部、集團公司乃至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時間緊任務重,為滿足九月新入學的新大學生順利進入新校區學習生活,該項目全力以赴,日夜不歇,搶奪工期,電氣化公司推出【“天山腳下”奮起搶工正當時】系列報道,今天刊發的是《共享創新發展成果,保障施工生產進度》。
臨近節點,電氣化公司全力以赴,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掀起爭搶工期的大干熱潮。為節約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電氣化公司新大項目秉承創新精神,嚴把工藝,全力保障一線質量及進度。
高新技術走進一線,為加快施工進度“賦能”
由于項目內所涉及專業多,工程內容冗雜,為確保施工效率,項目建立初期成立BIM小組。初期綜合建立各專業模型,通過模型可以快速圖紙中存在的“錯漏碰缺”等問題,形成問題和解決方案提供給設計單位,可視化加快溝通效率;由于管線眾多,在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下,根據模擬,實現施工便捷、檢修方便、排布美觀的施工結果;學校公共區域較多,根據機電深化模型制作分析圖,避免后期安裝可能出現的高度不匹配等問題重復施工。利用BIM技術在施工中更加精細化管理,通過4D模擬可以直觀反映建筑的施工過程和進度,同時借助無人機進行施工監控,可隨時使用BIM平臺進行質量安全管理,時刻把握施工一線情況,及時處理現場出現的問題,保障了施工質量。
施工工期緊、任務重、機電綜合管線排布復雜等主要特點決定了項目必須提高綜合管線安裝一次驗收合格率,尤其是空間相對狹小的吊頂內綜合管線安裝的一次驗收合格率,以保證各工序無縫銜接、現場進度有條不紊、保質保量地推進。QC小組掀起頭腦風暴,提出《提高吊頂內綜合管線安裝一次驗收合格率》課題,設置專人實施跟蹤控制,最終順利完成課題。吊頂內綜合管線安裝一次驗收合格率大幅度提升,解決了質量通病,節省施工成本,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提高了施工質量。
實現項目管理創新,為加快施工進度“賦能”
因新大項目施工涵蓋一號樓、二號樓、行政樓、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五棟樓,面積較大,管理較為分散。項目制定“樓長”管理制度,一名“樓長”負責一棟樓,各樓長每天對每棟單體每日完成工作量在日例會上進行匯報以及反饋現場施工存在的困難及需要工作組協調的問題,會上指定專人及時跟進落實,確?,F場施工按照計劃進行。
倒排工期制度創新,為加快施工進度“賦能”
項目克服工期緊張、冬季氣候嚴寒、運輸條件較差等諸多因素,提前謀劃,提前準備,倒排工期。并結合具體情況按時調整施工計劃,將工程量分解到每一天。制定了每日獎罰制度,對每日能按時完成工作量的施工隊伍給予獎勵,進行現場兌現。倒排工期給項目施工上了一層“緊箍咒”,細化工程量留出時間進行后期調試調整,為按期完成施工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鐵十五局集團電氣化公司黨群工作部 杜鵬飛 丁怡然)